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環投集團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最美志愿者”。作為集團黨員突擊隊以及黨團志愿突擊分隊的一員,他們沒有退縮,勇敢逆行,他們不畏困苦,只要一聲召喚、使命必達。近三百名環投志愿者分布在全市各社區,在各自的志愿崗位上散發著光和熱,以拳拳赤子之心匯聚起抗擊疫情不可或缺的強大力量。
在市委及公司黨委發布關于志愿者召集的通知后,公司黨委委員、行政部總監章梁同志積極參加住房所在社區志愿者活動。在機場社區參加志愿服務期間,她發現街道上的流浪人員沒有飯吃,便號召隨行志愿者一起將自己的餐食分發給他們,并立即報市民政部門和社區,建議加強疫情期間對該類人員的管理。
生態環境公司新入職員工滕鑫林,接到“志愿者轉化”通知后,為了充分發揮自己身體素質好的優勢,主動承擔起封控區域物資搬運和垃圾清理轉運工作。有些垃圾不打包好、破裂甚至長蟲,他都沒有退縮,依然穿著隔離服在只有樓梯的公寓樓爬上爬下清運垃圾。整理和搬運完物資后,他脫下了隔離衣,身上的汗水有的已經蒸發成了鹽粒,甚至吃飯時累的飯盒都端不起來,但他都從無怨言,依舊滿懷熱情投入到下一次“戰斗”中。
水凈公司志愿者聯絡員戴世超,在月川社區解除隔離后便馬上投入到社區志愿活動中來,雖然年齡偏大,但依然聽從指揮,每天從早上7點一直忙到下午6點半。身體雖吃不消,但為了群眾安全,只要居委會有需要,他就一定會挺身而出。他明知危險,但作為水質凈化公司志愿者的帶頭人,仍帶頭做、必須做,盡顯責任擔當。
水質凈化公司麥宜娟同志身為紅沙社區志愿者,聽到社區金鳳凰公寓反饋有位老人臥床在家需要做核酸后才能外出就診時,她立刻隨著醫護人員上門采樣,門口冰冷的封條擋不住她們關愛的溫暖,家屬不會操作健康碼她便耐心幫助,最終完成任務,第二天聽說老人已順利就醫才放下心來。采集核酸樣品時,她會為還在媽媽懷里睡覺的小朋友關掉刺耳的“下樓做核酸”喇叭,也會微笑地安慰對每天排隊做核酸而頗有怨言的居民,提醒居民正確佩戴口罩。在為小區居民分發“菜籃子”保供物資時,面對質疑和抱怨,她也會笑著向大家道歉,并立馬向供應方反饋問題。因為她深知,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安全大過天。
技術服務公司員工黎晶晶是一名職場新人,她不畏困難,積極響應公司志愿者號召,主動與社區溝通后如愿以償成為一名志愿者。從維護秩序、到試管貼碼、再到信息采集,她始終堅守在一線志愿者崗位上,風雨無阻。每次都是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幾個小時不喝水,她也從未有不滿,時刻向居民們展現出環投年輕人的活力與朝氣,展現出“千禧一代”的擔當。
鹿亭公司的楊一錦同志,在就地轉為志愿者后,負責協助一棟樓150戶的物資配送等工作,他細心的按戶按樓層整理好,再運送至每家每戶。有些業主一次采購商品蔬菜等必需品達二十斤,一戶就要來回搬三、四趟,配送完一棟樓的物資,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濕,她卻自謙的認為幫助鄰居們完成物資配送最后“一公里”,只是舉手之勞。她的熱心奉獻讓業主家里有糧心不慌,極大地幫助了居民解決生活基本保障問題,避免了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創意新城污水公司職工廖永海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申請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他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精神,每天守護在社區居委會現場,幫助維持秩序、掃碼登記、現場消毒等,有時還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發放生活物資等。經過長時間的持續工作,他的手腕已經勒出了血印,雙手被汗水泡得發白,防護服里的衣服能擰出水來…即使這樣,他仍不顧疲累、全力以赴,沒有絲毫怨言,只有無私無畏的堅持和奉獻。
技術服務公司孫定財同志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帶頭立刻向所在社區報名參加志愿服務,積極保障所在社區居民的物資要求,以實際行動展現黨員風采。除了繁重的志愿活動,他還要協助第五方艙的建設工作,積極分配人員參與方艙工作,同時做好各類設備、泵站的保供要求,全力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他的手機全天24小時暢通,生怕疫情中耽誤防疫工作進展,一刻也未得停歇。
在水電建筑工程公司領導班子的帶頭和號召下,先后有11名志愿者克服種種困難,到所在社區防疫一線志愿服務。其中,符雁、王瑋霞、李高山、陳言衍、黎明聰、陳運會、黎煥賢等7名同志主動參加到光明社區、朝陽社區、回新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后續張凌飛、陳華丹、吳志銘、郭良志等4名同志也下沉到所在社區,為小區和封控樓棟進行物資配送,打通疫情期間保供物資的最后100米。
吉承同志作為水凈公司領導,積極踴躍地報名參與社區志愿者,為公司宿舍小區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他負責在小區門崗執勤,做好人員的體溫測量、登記及消毒,并在小區內核酸檢測時維持排隊秩序,面對突如其來地雷雨,他不辭辛勞為防疫工作人員撐起傘,同時與其他志愿者一同助力運送生活物資至小區各家各戶,解決了小區居民物資緊缺的燃眉之急并保障了大家減少外出避免感染;疫情爆發當下,他馬上積極協調部門人員為公司做好防疫物資的充足儲備,隨時待命為公司各廠做好防疫后勤保障工作。
水凈公司防疫辦公室主任王志國同志在防疫前線彰顯黨員先鋒本色,除了要負責本司的各項防疫工作外,他還配合社區、物業通知業主做核酸,協調社區人員上門做核酸,并耐心解答業主有關核酸轉碼報備、查驗核酸結果、管控區域劃分等疑問,當醫護人員不能上門采集核酸時,他幫助社區人員維持秩序,為我司生產職工流出一條“綠色通道”,避免出現混管,保障了城鎮污水排放安全。
西部供水公司的劉為輝和張小翠同志在接到志愿服務通知后,立刻報備成為各自社區志愿者。從穿上防護服至今,他們每天跟著醫務人員挨家挨戶采集核酸信息。劉為輝同志每日爬10多棟樓,采集信息多達250余條。他所在的社區內多是老樓小區且無電梯,樓道又窄又悶熱,他時常喘不過氣,卻仍忍著不適耐心勸導大家配合。張小翠同志也是巾幗不讓須眉,每天爬樓都嚴重透支著她的身體,但她咬緊牙關,從無怨言??v然結束任務回到家中整個人已經癱軟無力,但為了三亞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他們總會滿血復活,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新一天的抗疫工作中。
西部供水吳江河同志就地轉為金雞嶺社區志愿者后多次執行社區值班值守、維持秩序等工作。在集團包點溫德姆酒店出現運力緊張時,他凌晨3點半披星戴月出門,支援解決酒店運力不足的問題,受到了酒店和離島旅客的交口稱贊。8月19號他又主動請纓,每日為隔離在吉陽區鉑立君驛酒店和天涯區豪邑精品酒店的20多名志愿者配送一日三餐。他積極主動,即使是疫情高風險區也毅然勇往直前,樂于奉獻。
西部供水蘇運超同志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就主動參與中亞酒店做流調工作,后又立即向社區報備參加社區志愿者工作,負責運送物資、維持秩序、巡邏勸返、試管貼條裝袋等工作,有時還要清理村內垃圾。他所在轄區范圍大、人口多,每天平均服務12小時。作為民兵,蘇運超同志堅持每日穿迷彩服上崗,無論烈日炎炎還是風吹雨打,他時刻未忘“迷彩”的責任和擔當,不忘國企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即使工作再艱苦,他也總是說能為群眾多做點事是他的光榮,青春就是要奉獻給國家和人民。
設計院公司吳陽同志,自疫情爆發以來,他不顧來自家人擔心的勸阻,義無反顧加入志愿者的隊伍,在社區他配合其他志愿者工作,從秩序維護到運送物資,再到清運生活垃圾,吳陽都有條不紊地完成任務。他已然忘記了醫生對他近期不能負重和久站的叮囑,每天忙碌過后,整個腰部都止不住疼。然而他從不叫苦喊痛,為了群眾的安全和健康,他仍堅持每天到崗,幫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輕傷不下火線,踐行了作為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沒有忘記當初入黨的誓言。
在抗疫的戰線上,每一位環投志愿者都勇敢地沖在前方。每一層階梯,都是他們默默的守候;每一份任務,都是他們光榮的使命;每一次值守,都是他們對戰疫勝利的期盼。他們,是千千萬萬志愿者的縮影,是環投沖鋒在前、堅不可摧的力量,是無私無悔為人民服務的國企人的擔當。他們是星星之火,燃燒自己,發光發熱,只為給疫情中的群眾傳遞溫暖,撐起希望,照亮走出疫情的,他們就是社區居民心中晴空的驕陽,在疫情之下驅散不安的陰霾!